一、課題組介紹
陳志翔研究員,2019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隨后在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完成博士后訓練,2024年加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任課題組長和博士生導師。陳志翔研究員長期從事靶向蛋白降解的新藥研發,在相關領域積累了豐富研究經驗,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Na…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組主要研究方向為合成生物學和化學生物學。具體研究課題為:1.綠色化學,酶催化的化學合成,酶工程及定向進化;2.GPCR等受體信號轉導機制研究;3.生物傳感及生物大分子自組裝;4.蛋白質,RNA生物大分子的定點標記和成像。研究組的詳細介紹可查看網頁:
http://ibp.cas.cn/rc/wjy/202411/t20241107_7…
一、研究中心簡介
能源與環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組群)面向國家能源變革、“雙碳”目標、人民生命健康的迫切需求,聚焦二維催化材料的表界面調控與能源和環境相關惰性小分子在溫和條件下的高效催化轉化過程,通過二維催化材料的精準設計與多能耦合反應過程上的創新,突破惰性小分子在溫和條件下的高效活化和轉化瓶頸,并進行工業化…
01單位概況
歷史根基深厚?發展動力十足
中國有色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色桂林院”)座落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是一家以地質找礦技術服務、環保工程勘察及超硬材料制品和研發為核心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中色桂林院前身是重工業部地質局礦物檢驗所,1955年創建于北京,1970年遷至桂林,1983年劃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
近年來,隨著腫瘤發病率的上升,臨床診療面臨重大挑戰。如何在早期實現精準檢測并開展針對性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渠鳳麗研究員團隊致力于核酸適體與框架核酸技術的創新研究,通過發展高特異性分子識別工具和精準遞送系統,為腫瘤的早期診斷和靶向治療提供新思路。團隊近期在《Journal of the A…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下稱“高研院”)坐落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核心區,是一所年輕的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科教機構。高研院主要以先進光源大科學裝置的研制、建設和運行為核心,開展加速器科學、光子科學、能源科學與信息科學領域的原始創新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撐前沿科學研究,為戰略新興產業提供核心技術和集成技術解決方案…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是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共建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額撥款直屬事業單位,定位于納米科學的原創性基礎研究和變革性產業技術,目標是建設世界級納米科技創新高地、人才匯聚高地、技術轉移轉化高地。現根據科研工作需要,張禮智研究員課題組擬招聘特別研究助理1名。
一、課題組長介紹
張禮智研究員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是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共建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額撥款直屬事業單位,定位于納米科學的原創性基礎研究和變革性產業技術。
孫向南研究員2011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實驗室并獲得理學博士學位,2012至2015年在西班牙CIC nanoGUNE研究中心從事凝聚態物理方向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國加入國家納米…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是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共建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額撥款直屬事業單位,定位于納米科學的原創性基礎研究和變革性產業技術。現根據科研工作需要,施興華課題組擬在以下研究方向招聘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1名。
一、研究方向
1.機器學習方法輔助的(含時)密度泛函理論開發。
2.光電子器件中的界面電荷超快傳…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是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共建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額撥款直屬事業單位,定位于納米科學的原創性基礎研究和變革性產業技術。現根據科研工作需要,楊曉霞課題組擬招聘特別研究助理(博士后)1名。
一、招聘方向
1.超快激光和凝聚態物質相互作用的前沿研究,包括探索低維材料體系中超快光致新奇物理現象及機制;利用…